欢迎访问绥化市寒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电话热线: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等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海南考察,来到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的“大脑”——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总书记说:“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南繁,大批农业工作者周而复始的迁徙之旅。每年9月到翌年5月,他们从各地来到海南,利用这里独特的热带气候条件,开展作物种子繁育等一系列科研活动,“南繁”之名由此而来。眼下,正是南繁时节。让我们跟...
2023-02-21
大年初三9时许,室外气温跌破0℃。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创新中心研究员郑慧琼,走进人工气候室。这一天,正是她在工作日历上备忘给“太空拟南芥”浇水的日子。郑慧琼为拟南芥剪种。受访者供图“学生们都回家过年了,这些植物可不能渴着了。”郑慧琼说,研究太空植物27年的她,早已对它们产生了深厚感情。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捎回了在问天实验舱经历了120天全生命周期的水...
2023-01-29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随着神舟十五的发射,我国空间站基本构型已经形成,空间站长期有人值守,即将转入空间站应用阶段。从立项至今,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已经过去整整三十年,无数的航天人耗费心血,国家也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很多人想知道,这个距离地球400公里外的空间站到底有什么价值?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  神舟十四号乘组在轨半年时间,很多人牵挂着航天员在轨的状态,也有人关注着太空中的植...
2022-12-31
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完成水稻全生命周期空间培养实验这是空间水稻原生稻和再生稻的图片,显示空间稻穗与颖壳张开的表型。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创新中心获悉,随着圆满完成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的三位航天员平安归来,经历了一百二十天全生命周期的水稻和拟南芥种子,也一起搭乘飞船返回舱从太空归来。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完成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空间培养实验。 新华社发
2022-12-07
仓廪实、天下安。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不仅解决了百姓吃饱饭的问题,而且正从吃饱向吃好转变。2021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8285万t,比1978年翻了一番多;2021年单产达到387kg/667m²,比1978年增长了1.2倍;人均占有量增加了150kg以上,到2021年增加到了470kg以上,人均占有量高于国际的400kg安全线水平,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功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
2022-10-31
1. 床土准备床土宜选择菜园土、熟化的旱田土、稻田土或淤泥土,采用机械或半机械手段进行碎土、过筛、拌肥,形成酸碱度适宜(pH5~6)的营养土。培育每亩大田用秧需备足营养土100㎏,集中堆闷。2. 种子准备品种选择:选择通过审定、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双季稻应选择生育期适宜的品种。每亩大田依据不同品种备足种子。种子处理:种子需经选种、晒种、脱芒、药剂浸种、清洗、催芽、脱湿处...
2022-09-30
本文转自:衢州日报  记者 胡宗仁 通讯员 贝雪芳 整理  暴雨过后,气温上升,有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流行。目前,水稻三大病害(水稻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田间菌源充足,高温高湿极易暴发流行。  根据各地6月22日灯下和田间调查,“二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虽然未见有明显的迁入峰,但随着后期降雨仍有迁入风险。因此,退水后应立即采取防治措施,以预防防治水稻三大病害为主,...
2022-08-30
在太空里种上几茬水稻 国稻种芯:中国航天员抽身干点农活央视新闻客户端 主编:顾万全,文字编辑:宋慧,题图:图虫 图片编辑:曹立媛 “如果实验结果顺利的话,这一次,在空间站值班的航天员可能还要时不时抽身干点农活,在太空里种上几茬水稻。”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仓怀兴说:“把植物在空间相关规律研究透彻以后,可以进一步培育适合在空间种植生长的粮食作物。”他表明,未来不管是月球,甚至移...
2022-07-26
水稻在我国粮食作物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大多数居民餐桌上的主食。随着种植技术和栽培技术的发展,水稻产量也在不断增加,解决了我国许多居民的衣食问题。这与氮肥的施用密不可分。通过向水稻补充氮肥,水稻吸收了更多的营养物质,产量也在增加。但随着氮肥使用年限的延长,水稻对氮肥的影响逐渐减弱。如何有效利用氮肥已成为当前我国水稻种植研究的重点。对节水、高效、高产水稻及其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1、高效高...
2022-06-17
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和天气条件的影响,各个地方插秧开始的时间不尽相同,有的差别还很大。要知道,这水稻插秧时间的早晚对水稻的生长和产量影响都是非常大的,过早或过晚插秧都会使水稻减产。那么到底什么时候插秧**呢?水稻啥时插秧,一定要根据水稻秧苗苗龄的大小和当地安全移栽期来确定,原则上要抓准农时,适期早插秧,即在安全生育期范围内,宁早勿晚。因为适期早插秧,能延长营养生长期,增加有效分蘖,争得低位分蘖...
2022-05-23
...
共16页
到第